中藏医药文化
中藏医药文化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藏医药文化

只听过“寒从脚起,病从口入",你可知道咋防?

时间:2017-09-29 09:0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发布人:高燕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浏览:

  小编导读:俗话说"寒从脚起,病从口入",很多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不节或者不洁而导致。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这两方面。

  谨防寒从脚起

  脚是人体重要的保健部位 人的双脚距离心脏最远,血液供应相对较少,容易受凉,所以有寒从脚起的说法。中医学认为: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,健身先健足,足健体自健。

  多泡脚有一首歌谣为:

  春天洗脚,升阳固本;夏天洗脚,湿邪乃除;秋天洗脚,肺腑润育;冬天洗脚,丹田暖和。说明了一年四季坚持用温水洗脚对人体的益处。泡脚可以使足部血管扩张,促进血液循环,加强御寒能力,有助睡眠。

  常按摩

  人体足部贮藏着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,人的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胃、肾、肠等脏器都在足底有特定的反射区,所以全面按摩足部反射区和穴位,可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各脏器的机能,可起到辅助调节血糖的作用。第二,足部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相当于第二心脏,刺激足部反射区和穴位,能使血管扩张,全身血流量增多,可使血液循环加速,血液黏稠度降低,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,使神经得到充分营养,可有效预防或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。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条件允许,都可以进行足部按摩。

  多运动

  足部的活动可使足部的肌肉、筋膜、韧带、关节、神经末梢得到锻炼,并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,改善足部供热状况。

  鞋袜暖

  想要脚暖还要穿暖和的鞋袜。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鞋子,要保温性能好,透气性强,有弹性。脚出汗可以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,要求鞋袜能尽快把湿气透散出去,如果湿气留在鞋内,时间久了脚会感觉不舒服,而且由于热量的不断损失,脚会变凉。脚越湿,热量散失越多,还容易引起伤风感冒。

  谨防病从口入

  “吃”出来的高血糖糖尿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

  其中很常见的一种原因就是“吃”出来的。很多人由于饮食没有节制,能量摄入超标,导致肥胖,而最终出现高血糖。所以说糖尿病也是一种吃出来的病。

  用“吃”把血糖降下来

  很多患者由于血糖高而变得不敢吃东西,认为只要不吃主食,血糖就不会高,这是错误的。无论是糖尿病前期者还是糖尿病患者,都需要通过饮食来帮助控制血糖,饮食摄入不合理,容易造成血糖波动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

  想要把血糖降下来,要做到减少高能量食物摄入,饮食多样化,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。

  想要降血糖维持身体健康,还要做到不酗酒,尽量不喝饮料,饭后散步等,控制好体重。

  冬季饮食话健康

  秋冬季是腹泻高发期

  进入秋季,尤其是中秋之后,气候逐渐变凉,寒冷会使人处于应激状态,这使对外界变化很敏感的胃肠道亦处于应激状态,此时若过分“秋冻”、不注重保暖,就有可能使胃肠发生不适,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从而出现腹痛、腹泻或者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糖尿病患者在秋季要做好保暖工作,饮食上也不要贪凉,“秋瓜坏肚”说的就是秋季吃瓜果容易引起肠胃不适。糖尿病患者秋季吃瓜果要注意,一次少吃,不要空腹吃,不要贪凉,煮吃水果等。

  秋冬季节避免温补过度

  秋冬天气严寒,人们避寒就温,过食烟酒辛辣等食物,热盛伤阴,阴虚生内热,需清润养阴。秋冬季节虽然适宜摄入温热食物,但是大家也要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因摄入过度温热食物而引起上火,使身体抵抗力降低,而导致病邪入侵。

  注意调理脾胃

  秋冬季人们的肠胃功能较弱,大家在这个季节要注意调理脾胃,如选择山药、莲子、莲藕等。芡实具有滋补壮阳、补中益气、开胃止渴、固肾养精等功效,为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。

  每每在医院里能够看到一些病人的痛苦样子,就会想,其实有些病只要平时多注意一点,完全是可以避免的。这方面我们国家是很先进的,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很多防患于未然的保健方法,比如这句谚语就是给人的日常保健提醒的。

  你看啊,人的脚部距离心脏最远,血液供应最不容易达到,因此是最易受到寒邪侵袭的肢体,特别是严冬季节,双脚会倍感寒冷。

  脚的温度一旦降低,脚受凉可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,纤毛活动缓慢。人体抵抗力下降,极易诱发感冒、心脑血管病、气管炎等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,女性还会发生行经腹痛。所以,经常用热水烫烫脚,一方面可以驱散寒气,温暖全身;一方面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,及时消除疲劳;另外还有健脑强身,改善睡眠,使人提前入睡,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。

  另外,当你进食时,一定要保证食物的清洁卫生,以免病从口人。

 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全球5岁以下儿童每年约发生15亿次腹泻性疾病,导致180万儿童死亡,其中7成以上腹泻是因为吃了坏东西造成的。去年在日本,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污染牛奶,近15000人中毒。美国每年食源性疾病的负担据估计高达75亿美元。在澳大利亚,每天有111500人感染食源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