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藏医药文化
中藏医药文化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藏医药文化

月经先期

时间:2017-08-14 14:4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发布人:吴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浏览:

  什么叫“月经先期”

  月经先期可不是一般MM理解的月经提前哦,月经周期提前1~2周,属于经期正常,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,才被称为“月经先期”。姐妹们怎么辨别自己是不是“月经先期”呢,需要注意以下两点:一、仅提前三五天,且无其他明显症状者,这属正常范围;二、偶然超前一次者,也不作月经先期病论。

  广大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重视“月经先期”,这个病的主要特点是,如果月经先期时伴有月经过多,就有可能发展为崩漏。尤其育龄期妇女如果患有本病,就难以受孕,或受孕后易于流产。因此,发现后一定要积极治疗。

  为什么会“月经先期”

  中医认为女性的月经是与太冲脉和任脉息息相关的。小郎中先科普下太冲脉和任脉,坐好听讲哦:冲为太冲脉,任为任脉,二者同起于胞(即子宫)中,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,被称为“十二经脉之海”且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;任脉具有调节月经,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,故称“任主胞胎”。只有冲任脉盛,月经才能正常排泄。

  所以呢,当太冲脉和任脉不受控制,经血失去制约,就会导致月经提前到来。“月经先期”常常由气虚和血热导致。气虚中又分为脾气虚和肾气虚。而血热又有阴虚血热、阳盛血热和肝郁血热之别。建议姐妹们先分清自己的体质,然后对症下药哦。

  下面小郎中介绍下根据不同病因导致的月经先期都有哪些类型,各位MM要对照着临床表现来找到对应自己的那一种哦~

  脾气虚证

  临床表现:月经前提,或兼量多,色淡质稀,神疲困倦,气短懒言,小腹空坠,食欲减退,大便溏薄,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弱而缓。

  治法:补脾益气,固冲调经

  【代表方剂】补中益气汤(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当归、陈皮、升麻、柴胡、甘草)

  【推荐中成药】补中益气丸

  此外,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,见到心悸、失眠多梦、脉细等,就要采用养心健脾的方法,固冲调经,合适的方剂为归脾汤。药店有归脾丸或人参归脾丸出售,也可以选用。

  肾气虚证

  临床表现:经期提前,经量少,色淡黯,质清稀,腰酸腿软,头晕耳鸣,小便频数,面色晦暗,舌淡黯,苔薄白,脉沉细。

  治法:补肾益气,固冲调经

  【代表方剂】固阴煎加减(菟丝子、人参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远志、炙甘草、五味子等)

  【推荐中成药】五子衍宗丸合六味地黄丸

  阴虚血热证

  临床表现:经期前提,量少,色红质稠,手足心热,咽干口燥,舌红苔少或剥,脉细数。

  治法:养阴清热,凉血调经

  【代表方剂】两地汤加减(生地、玄参、地骨皮、麦冬、阿胶、白芍等)

  【推荐中成药】知柏地黄丸合复方阿胶浆

  阳盛血热证

  临床表现:经期提前,经量多,色紫红,质稠,心胸烦闷,渴喜冷饮,大便燥结,小便短赤,面色红赤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

  治法:清热降火,凉血调经

  【代表方剂】清经散加减(丹皮、地骨皮、白芍、熟地、青蒿、黄柏、茯苓等)

  【推荐中成药】荷叶丸

  肝郁化热证

  临床表现:经期前提,量多或少,受情绪影响,经色紫红,质稠有块,经前乳房、胸胁、少腹胀痛,烦躁易怒,口苦咽干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

  治法:清肝解郁,凉血调经

  【代表方剂】丹栀逍遥散加减(丹皮、栀子、柴胡、当过、白芍、茯苓、白术、炙甘草等)

  【推荐中成药】加味逍遥丸

  上述治疗方法仅供参考,患病后还是建议前往中医医院诊断治疗。

  小郎中觉得,能不得病当然是最好的,所以各位姐们一定要该怎样预防月经先期!

  ● 平时宜保持心情舒畅,情绪稳定; ● 忌服辛辣温燥之品,尤其对于血热之人,如辣椒、大蒜、羊肉、狗肉、酒等动火助热食品,而较为适宜的食物有黄瓜、生藕、芹菜、苦瓜、茄子、梨、绿豆等; ● 对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、桃子、柑橘、红糖等也要少吃; ● 可采用针刺根据证候虚实来选穴,如虚证可选用膈俞、血海、三阴交、太溪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肾俞等;如实证则选用三阴交、血海、行间、地机、期门等穴。同时,这里的穴位选择也适合用刮痧来进行操作; ● 对于脾肾亏虚所致的月经先期,也可采用灸法,可选的穴位有足三里、气海、关元、脾俞、肾俞等; ● 注意经期及产后卫生,劳逸结合,切勿过劳。

  吃药太苦,不如小郎中给大家推荐几款美味又营养的药膳吧~

  1.归芪首乌汤——脾气虚证

  原料:乌骨鸡1只,当归10克,黄芪10克,首乌10克,调料适量。

  做法: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、洗净,将当归、黄芪、首乌置入鸡腹内用线缝合,放砂锅内加水适量,用小火炖至鸡肉烂熟,去滓,调味后食肉喝汤。于月经前一周每日1 剂,分2次服完,连服3~5日。

  2.参桂狗肉汤——肾气虚证

  原料:党参12克,肉桂5克,熟地15克,龟板12克,狗肉200克,调料适量。

  做法:将狗肉洗净切块,与党参、肉桂、熟地、龟板,共放砂锅内,加水适量。大火煮沸后改小火慢炖,至狗肉烂熟去滓加入调料,即可食肉喝汤。每日1剂。分次服食。

  3.地黄粥——阴虚血热证

  原料:生地黄50克,地骨皮10克,粳米50克,冰糖适量。

  做法:将生地、地骨皮放入砂锅内,加水适量,煎取浓汁去滓,再入粳米及适量水,用小火煮至米熟入冰糖,再煮为稀粥即可食用。

  4.三地凉血粥——阳盛血热证

  原料:生地20克,地骨皮15克,炒地榆15克,粳米50克。

  做法:先将前3味放入砂锅内,加水适量,煎30分钟后去渣取汁。再用药汁煮粳米,至米烂粥成,即可食用。

  5.丹栀芍药炖鸭——肝郁化热证

  原料:丹皮12克,栀子6克,白芍12克,老鸭1只,调料适量。

  做法:先将丹皮、栀子、白芍洗净用纱布包好,老鸭宰杀去毛及内脏。洗净切块,两者共放砂锅内,加水适量,用小火炖至鸭肉烂熟,去渣加入调料,食鸭肉饮汤。